玻璃期货上市受宠 初显大合约本色
截至到7日,玻璃期货上市已满5个交易日。作为一个新品种,玻璃期货上市伊始便受到各方资金关注,从成交量来看,上市交易五天,有三个交易日成交量超百万手,一举跻身商品期货市场明星品种之列。与此同时,玻璃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正逐步有所体现。
玻璃期货首周交易活跃
12月3日,玻璃期货正式上市。上市当日虽然以暴跌拉开序幕,但是成交量却远远超出市场预期,达到了72万手,持仓量也超过了8万多手。而随后的三个交易日,持仓量和成交量持续放大,成交量均超过百万手。
回顾过去的一周,周一,玻璃期货在低调中悄然上市。首日挂牌价1420元/吨,FG305当天收盘价1318元/吨,比挂牌价下跌100余元,跌幅超7%,当日多空双方积极入场,成交72万多手,持仓量超过8万余手。
周二,主力合约FG305开1309元/吨,收于1311元/吨。价格窄幅波动,盘中跌破1300元/吨整数关口。成交达到138万手,持仓增加8万多手,达到了16万手,显示资金入场积极。而这一天,也就是上市之后的第二天,玻璃期货就以138.7万余手的总成交量,一跃成为仅次于豆粕期货和螺纹钢期货的第三大品种,当日豆粕和螺纹钢期货的总成交量分别为195.8万余手和158.9万余手。上市第二日即成为国内期市第3大交易品种,这在新品种上市后较为罕见。
周三,受整体市场氛围上涨影响,该品种成交继续火爆,主力FG305达到152万手,持仓量达到14.8万手。
周四,主力合约FG305开盘1333元/吨,比昨日跌1元或0.08%,持仓量小幅增加,整个交易时间段行情波澜不惊,尾盘小幅跳水收于1325元/吨。成交量稍有萎缩,但也超过了100多万手,持仓量仍维持在16万手以上。
从一周的五个交易日来看,虽然玻璃未能持续保持前三甲的位子,但玻璃期货的活跃度已经有了与豆粕、螺纹钢、天然橡胶、白银、PTA、白糖、棉花等明星品种叫板的态势,业内人士认为,玻璃期货将成为期市的新明星品种。
初步体现价格发现功能
玻璃期货的活跃度超出市场预期,同时,其价格发现功能也在逐步体现。有分析师指出,比起首日1420元/吨的基准定价,FG305已贴水近百元,显示投资者看空后市,而这个价格走势也体现了其价格发现功能正在逐步体现。
该分析师认为,从基本面来看,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有效需求不足,产能相对过剩,在宏观经济没什么起色之前后市价格依然看淡。
值得关注的是,自玻璃期货上市以来,如何利用期货工具指引企业的生产经营,成为玻璃行业热议的话题。而多家玻璃制造企业表示,目前对玻璃期货的套期保值业务还处于准备阶段。
旗滨集团表示,目前已经专门成立一个期货部门来协调玻璃期货套保工作。期货部向经理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套保计划,还处在准备阶段,此后公司将参与套保。
耀皮玻璃董秘金闽丽表示,玻璃期货只是针对基准交割品为浮法工艺生产的5毫米无色透明平板玻璃为主,相对而言,耀皮玻璃的等级较为高端,目前正在关注玻璃期货走势。
也有部分企业表示,还没有套期保值的想法,需要观察。
南华期货分析师冯晓表示,目前玻璃生产企业亏损比较严重,利于期货市场做空,可以对冲价格的下跌风险。而从长期来看,玻璃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将起到指导性作用,合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经营。
而从具体操作来看,有分析人士表示,玻璃生产企业首先要对玻璃现有库存进行保值,这对入场时机要求不高,可以尽快在期货市场上建立数量相当的空头头寸。当然,企业还可以对未来即将产出的玻璃进行保值,这需要结合市场判断和经验,选择合适的入场时机。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玻璃企业对期货的认识还较为浅薄,随着后期投资意识的增强,合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