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企业对待玻璃期货上市:积极参与 谨慎操作
8月22日,由期货日报主办的2012玻璃期货考察活动正式开始。此次考察活动为期三天,有来自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公司等期货市场人士,主要在山东淄博、滕州等地对玻璃厂家、资讯公司等进行走访考察和座谈交流。通过走访考察,记者了解到,玻璃现货企业有套保需求,且积极参与到玻璃期货上市的研究准备工作中,并对未来期货市场交易持谨慎操作态度。
金晶科技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焦勇刚表示,之前企业的经营模式都属于较为传统的现货买卖,整个公司对期货的认知几乎为零。郑州商品交易所在玻璃期货上市的准备过程中,金晶也是作为玻璃行业考察的企业之一。他说,玻璃期货的上市,实际上给现货生产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金晶开始专门成立玻璃期货研究部门,接待了很多来考察的期货公司及期货媒体等。“对待玻璃期货的上市,我们是积极参与,同时谨慎操作。”焦勇刚称。
玻璃的生产基本上是刚性的,基本上不会停工。考究玻璃产业链的成本因素,主要有原材料、运输方式、包装方式及企业销售方式等。生产玻璃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英砂、纯碱、天然气等。纯碱相对价格波动幅度大一些。金晶生产部相关负责人说,天然气作为原料生产出的玻璃品质上更突出,现在市场上90%都采用天然气。卓创资讯玻璃分析师潘淑贞表示,在考虑玻璃生产成本上,设备的折旧率大概有10%左右,不容忽略。
据统计,现如今我国有规模以上的玻璃深加工企业6000多家,2011年全国中空玻璃的产量达4087.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51 %,夹层玻璃的产量达5978.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20 %,钢化玻璃的产量达265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45 %。焦勇刚表示,玻璃的生产产量比较刚性,因为停工的成本很高,基本上玻璃生产线是不停产的,所以房地产、汽车等下游产业的发展紧密关联玻璃的销售状况。
与国内已上市的其他商品期货品种不同,玻璃期货拟采用全厂库交割方式。相对于其他交割方式,厂库交割具有成本低、便于满足买方需求、交割风险较小等优势,正好符合了平板玻璃需求个性化、仓储不足、不便于运输等特点。中原期货分析师尚金宇认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玻璃期货的上市对玻璃现货企业而言是及时雨,其套期保值的需求是存在的,而郑州商品交易退出玻璃期货以及设计的合约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货企业的需要。
“那金晶在选择合作的期货公司上,有哪些基本要求呢?”很多期货公司问。金晶营销部焦表示会看中期货公司的“基本面”,即服务水平、优势突出点等,但具体说哪些硬性要求,那还是看合作后的缘分了。